当前位置:首页 > 应用技术 > 秋季蔬菜植保土肥技术要点

秋季蔬菜植保土肥技术要点

秋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 秋季适宜的气候和充足的食料,为多种病虫害的发生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。根据南京市历年来发生的秋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、软腐病、霜霉病,虫害主要有蚜虫、菜青虫、小菜蛾、夜蛾类害虫(主要是指斜纹夜蛾、甜菜夜蛾)、菜螟等。为了确保秋菜的丰产丰收,特提出“秋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”如下。 一、虫害 (一)为害特征 1、蚜虫:往往成群密集在菜叶和嫩茎上,吸食植物体内的汁液,造成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。此外,还传播多种病毒病。 2、菜青虫:初龄幼虫啃食叶背叶肉,残留表皮。3龄后吃叶成孔洞和缺刻,严重时只留叶柄和叶脉。同时排出的虫粪使蔬菜品质变坏,并引起腐烂,虫口还易被软腐病菌侵入。 3、菜蛾:初龄幼虫取食叶肉,残留表皮,形成透明斑。3-4龄幼虫吃叶成孔洞和缺刻,严重时成网状。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,影响甘蓝、白菜包心。 4、夜蛾类:本地主要是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为害,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,4龄后进入暴食期,可将全田作物吃成光杆。还可钻蛀青椒、番茄的果实和甘蓝、大白菜和心叶。 5、菜螟:钻蛀性害虫,常为害幼苗期的心叶及叶片,幼苗常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成萎蔫死亡,还可传播软腐病。 (二)防治方法: 1、农业防治:合理布局,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;秋菜的苗床地应选择离虫源远的田块,有条件的可使用防虫网覆盖,并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;前茬收获后,应及时清除残株落叶并带出田间,集中喷药杀死害虫或深埋;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夜蛾类害虫的卵块;适当增加田间湿度,恶化生活环境,可减轻菜螟和夜蛾类害虫的为害程度。 2、化学防治: ①蚜虫选用10%吡虫啉,每亩10克水兑水40-50公斤喷雾,因蚜虫多着生在心叶及叶背,要求喷药时做到细致周到。 ②小菜蛾,目前已对多种常规农药产生抗性。根据菜蛾的发生特点,采取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,长效与速效相结合的方法,若虫口密度高,每隔3-5天喷药1次,连续2-3次。目前效果较好的农药品种有BT乳剂1:500倍+杀虫双1:500倍、5%抑太保或卡死克1:1500倍,20%锐劲特1:2000倍,海正灭虫灵、阿维虫清1:2500倍,菜喜1:1500倍等。同时可兼治菜青虫。 ③夜蛾类幼虫昼伏夜出,喷药应在傍晚进行,防治适期应选择在其抗药性较弱的低龄幼虫阶段,挑治集中为害的幼虫。上述农药交替使用。 ④菜螟具有钻蛀性,给防治带来困难,但低龄幼虫在叶片及心叶为害,发生期较整齐,可掌握在幼虫初孵化期和蛀心前喷药,连续喷药2-3次,注意将药喷到菜心内。 二、病害及防治方法 1、病毒病: ①防治蚜虫;②提高栽培技术,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,适期晚播种,使最感病的七叶期幼苗避开高温干旱;③冬辣椒、冬番茄采用营养钵直播育苗,定植前先盖大棚顶膜、地膜栽培,防高温暴雨降低土温,减轻病毒病;④幼苗期和成株期喷施2-3次83增抗剂100倍液,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;⑤发病初期即喷施20%病毒A可湿性粉剂1:500倍液,或1.5%植病灵乳剂1:1000倍液,每隔10天喷1次,连续2-3次。 2、软腐病:①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,有利于排水防涝,发病轻;适时播种,使易感病的包心期与雨季错开,利于防病;②及时清除病菜,减少菌源,防止蔓延,拔除后穴内可填以消石灰进行灭菌;③早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,自幼苗期即防治跳甲、菜青虫、小菜蛾、猿叶虫、地蛆等,减少伤口;④发病初期,以轻病株及其周围植株为重点,喷施72%农用硫酸链霉素1:5000倍或20%代森铵1:600倍液于接近地表的叶柄及茎基部。 3、霜霉病:①种子消毒,如怀疑种子带菌,用种子重量的0.4%的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;②加强田间栽培管理;③发病初期或发现中心病株后即喷药保护,喷药要求周到细致,特别是老叶背面也应喷到。常用农药有25%瑞毒霉(甲霜灵)1:800倍,70%克露1:600倍,60%杀毒矾1:500倍,70%乙磷铝锰锌1:500倍等。 土 肥 技 术 连作蔬菜地土壤障害及防治 一、连作蔬菜地土壤障害类型 1、土壤酸害 连作蔬菜地由于长期施过磷酸钙、氯化钾等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;过量施用氮肥,使硝态氮大量累积;有机肥用量减少,土壤缓冲性差等因素,致使土壤酸化严重。由于土壤酸害严重,植株易发生死苗、缺株、生长点坏死现象。 2、盐分聚积毒害 大棚设施栽培,既由于不合理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,致使施肥过程中产生的盐分在耕作层大量积累。据测定当土壤全盐浓度达0.3%-0.5%时,因高于植物细胞溶液浓度,作物吸水困难,易发生凋萎。 3、二氧化氮和氨过剩中毒 菜农在大棚蔬菜施肥上往往偏重于施氮肥,往往认为氮肥见效快,易增产,但却忽略了氮肥过多的情况下,铵态氮易转化为亚硝酸NO2-气化,当NO2-浓度达到2×-6时,就会毒害蔬菜作物叶片,叶背产生白斑和黄色小斑点等肥害症状;同时植株体内游离氨过多,病虫害易发生且加剧。 4、养分失衡造成生理缺素障害 不合理施肥造成养分失衡:①化肥与有机肥施用的不平衡,往往化肥用量大,有机肥受肥源、茬口、田间耕作管理等影响,很少施用,影响蔬菜品质。②氮、磷、钾施用的不平衡,往往氮肥过量、钾肥缺乏,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,施肥成本增高,肥害增多。③大量元素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不平衡,由于某些元素间存在拮抗作用,氮磷肥过多降低了钙、硼、锌等养分的有效性,连作蔬菜地易发现缺钙引起的大白菜干烧心,番茄、甜椒脐腐病等。缺硼引起的萝卜、苣笋褐心,芹菜茎裂病、叶片扭曲变厚变脆等症状。 二、蔬菜土壤障害防治措施 1、增施有机肥 养分含量全面的有机肥对土壤酸碱度、盐分、耕性、缓冲性等理化性状有调节作用,一般蔬菜地每季施有机肥1000-1500kg/亩为宜。有机肥一是选用人粪和畜禽粪便等速效性肥料,宜苗期浇施促壮苗早发。二是采用秸秆覆盖还田、厩肥还田技术,可起到改土、保温、保墒、压草作用。三是选用含优质鸡粪的生物有机复合肥作基肥,亩用量在800-100kg,因养分配比合理又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成分,可满足蔬菜营养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,瓜果类蔬菜采摘期也只许补施少许氮肥。 2、平衡施肥 化肥施用不合理,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是连作蔬菜土壤障害的主导因素。因此平衡施肥是蔬菜生产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关键措施。一是氮磷钾合理施用,总的原则是“控氮稳磷增钾”。一般每季蔬菜化肥用量纯氮10-15kg/亩,纯磷4-6kg/亩,纯钾8-12kg/亩,随蔬菜产量、品种恰当调节。块根、块茎类蔬菜以磷钾肥为主,配施氮肥;叶菜类以氮肥为主,适施磷钾肥;瓜果类蔬菜以氮钾肥为主,配施磷肥。施用上,氮肥60%作基肥、40%作追肥,磷肥100%作基肥,钾肥50%作基肥,50%作追肥。基肥应全层施用,与土壤充分混匀,追肥应浅开沟覆土,忌表面干湿。最好采用配比合理的蔬菜专用肥,如25%蔬菜型生物有机复合肥80-100kg/亩或45%高浓度复合肥40-50kg/亩,较为理想。二是适量施用微肥和生物肥料。针对连作蔬菜地易发生硼、钙、锌等缺素症状,可选择施用高效速溶硼肥、氯化钙、硫酸锌、大丰力、植物动力2003等微肥,同时选用生物钾肥、固氮菌、Sc27等生物肥料,有减少化肥用量,减轻土传病害,改善蔬菜品质,提高产量的作用。 3、调节土壤酸碱度 连作蔬菜土壤酸化是较普遍和较严重的障害因子,连作蔬菜地土壤H+离子含量往往比正常土壤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,严重影响作物生长。调节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,增强土壤对酸度的缓冲能力。二是科学施肥,控制氮肥用量,减少NO3-N含量,尽量不用过磷酸钙、含氯肥等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,改用钙镁磷肥、硫酸钾等肥料。既可调节土壤酸度,又可补充镁、钙、硫等元素,提高蔬菜品质。三是施用石灰中和酸性,对PH<5.5的土壤,翻耕时每亩施用石灰50-100kg与土壤充分混匀,可提高土壤pH值,对土壤病菌有杀灭作用。 4、合理轮作 合理轮作,可改良土壤,减轻土壤障害。一是不同蔬菜作物品种合理轮作。叶菜类、块根类、瓜果类蔬菜茬口合理安排,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对养分需求和病虫害抗性的差异,减轻土壤障害和土传病害发生。二是实行水旱轮作。实行水旱轮作,实现以水洗盐、以水淋酸、以水去病菌、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状,可有效消除土壤障害,减轻土传病虫害,从而促进蔬菜生长,有条件地方可实行冬春季蔬菜、夏秋季水稻;一般蔬菜基地第2-3年实行一次水旱轮作
北京钛德丰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 松际农网设计制作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-1号12层1152室 邮编:100081
Email:ruixinlong163.com
技术咨询电话:010-62161629 销售中心电话:010-62161629 手 机:13701007691
京ICP备15023974号